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台院  >  媒体聚焦  >  正文

五比五争先丨台州援疆教师梅娇:以爱为犁耕边疆,用教育谱写浙疆同心曲

来源:浙江援疆      发布时间:2025-11-20      浏览量:

2024年8月,从“山海水城”台州到“大漠边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梅娇跨越万里,扎根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援疆教师团队领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带着“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赤诚,在边疆沃土上书写下动人的援疆故事,用实际行动践行 “援疆三问”。

挑梁领航:以“三效协同”筑牢育人根基

初到塔职院,梅娇便扛起援疆教师团队领队与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的双重责任。她深知,团队凝聚力与育人体系是援疆工作的“压舱石”,为此创新推出“三效协同”工作法:建立“周例会+月研判”机制,让工作推进有方向;搭建“援疆教师+管理干部”双核模式,让教学管理力量更聚焦;她全力攻坚南疆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全程紧盯工期,推动各项环节落地,最终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如今这里已成为各级领导调研参观的必到点位。日常里,她是团队“暖心大姐”,凝聚合力;育人中,牵头修订14项规章,组建首个“籽籽同心”辅导员工作室,汇聚资源助力辅导员成长。

竞赛破局:以“金牌西进”奏响世界强音

“边疆学子也能站上世界舞台!”带着这份信念,梅娇到岗后便召开团队会议,提出成立“赛制研究小组”的想法。她带领援疆教师联合浙江后方专家,逐字逐句分析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文件;在浙江援疆资金支持下,组织塔职院56名学生赴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沉浸式集训,从技术指导到心理疏导,为学生加油鼓劲。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塔职院一举斩获1金3铜,实现边疆院校在世界级赛事中的首次突破!这份成绩背后,是援疆团队的辛勤付出,更是浙疆两地资源的深度融合。撰写的实践案例《金牌西进,奏响世界技能舞台的浙疆交响曲》,也从104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佳案例”,让边疆职教的声音传遍全国。

心融浙疆:以“六共模式”架起协作桥梁

“教育援疆不是单向输出,而是要让浙疆资源同频共振。”这是梅娇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雪绒花心理工作室”负责人,她以“六共・心融浙疆”为纽带,创新推出共学云课堂、共读心灵灯塔、共享会诊机制等特色模块,让浙江优质心理教育资源跨越山海,扎根边疆。通过云课堂,两地师生共学心理健康知识;借助“心灵灯塔”共读活动,大家在文字中传递温暖与力量;共享会诊机制则让浙江心理专家与塔职院教师携手,为师生心理困惑“把脉开方”。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覆盖浙疆两地超6000人次,致力成为高校心理育人协作的典范。此外,她还积极牵线搭桥,推动“雪绒花心理工作室”与浙江“嘉馨”心理名师工作室、塔职院“籽籽同心”辅导员工作室签署联建协议,让东西部心理教育协作从“点对点”升级为“面对面”,持续为边疆心理教育注入浙江动能。在教学帮扶上,她同样注重“协同赋能”。推门听课27次,开展专题讲座8次,指导学生在第二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斩获银奖,用专业力量助力边疆学子逐梦。

文化润疆:以“石榴花开”厚植团结根基

“作为思政工作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的使命。”梅娇始终将文化润疆放在心上,用一次次暖心活动架起浙疆民族团结之桥。她创新“互联网+思政”模式,策划“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兵团精神”“浙疆青年说・丝路传薪火”等主题活动,让浙疆十校师生相聚云端,组建思政联盟,相关活动辐射疆内外师生超1万人次“中国教育在线”“胡杨网”等媒体纷纷报道,让红色基因在云端传递;她推动浙疆高校共建“浙里石榴红”育人共同体,“同唱一首歌”“同诵一首诗”的旋律里,是两地师生心与心的靠近;精心打造“石榴花开塔职院”育人工程,组织民族团结一家“寝”、红石榴讲解员大赛等活动,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台州到阿拉尔,从课堂到赛场,从心理工作室到民族团结活动现场,梅娇用脚步丈量援疆路,用真心温暖边疆人。她就像一颗“胡杨种子”,把对新疆的热爱、对兵团的忠诚,播撒在边疆学子心中,也让教育援疆的纽带越系越紧——因为她坚信,教育是润物无声的力量,能让浙疆同心之花,在大漠边疆常开不败。

——发布于2025年11月20日《浙江援疆》

https://mp.weixin.qq.com/s/DBkcNVbeSOKwAQ8sYU3dyw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