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台院  >  媒体聚焦  >  正文

大学生助农直播,实战中展真本事 三门:青春“流量”变兴农“能量”

来源: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25      浏览量:

直播间里吆喝声、订单提示声、包装摩擦声交织,年轻面庞热情推介手中的农特产品……11月24日下午,“乡创赋能”大学生直播大赛暨三门县校地合作助农直播实战营在该县后林村乡创驿站火热举行,来自台州学院、三门技师学院的40余名学生化身“乡村推荐官”,在直播实战中实现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要卖三门的冲锋衣,就要把冲锋衣的发展历程与材质做工讲到观众心坎里,观众才买账。”三门技师学院学生赵红芝以91.2分位居全组最高分,并分享了自己的直播“秘籍”。

作为大赛亮点,本次直播突破“就赛论赛”的局限,构建“理论培训+硬件实操+直播带货”的闭环。学生不仅能学习到直播的硬核干货,还能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转化成“真枪实弹”。

激烈的技能比拼筛选出“播得好、带得走”的本土直播后备力量,10名脱颖而出的学生收到海润街道“乡创合伙人”邀请,直接获得龙头企业专项实习岗位。

“我们打算把公司10款待上架的三门本土产品交给这些优秀学生,为他们开放包装、直播、发货全流程,拓展线上销售新渠道,实现双赢。”台州市鲜礼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丰恺说。

在三门,乡村电商助农促农的新鲜血液热辣滚烫。除了与各学院开展常态化“乡创直播训练营”、培育本土直播人才队伍外,三门还通过成立乡创人才振兴有限公司,构建“人才引领、项目支撑、集体增收”的新路径。

截至目前,累计招引青年大学生和各类人才回乡800余名,新孵化“互联网+”青创项目超120个;统筹推进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建设,吸引返乡青年400余名,当前已带动8000余户农户、38个村集体增收,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

“以前愁销路,现在跟着‘渔老板’品牌走,价格稳了,心也定了!”加入海之蓝公司合作联社的养殖户陈力感慨。

此外,三门全力打造助农直播平台,鼓励企业开放供应链能力,为符合标准的小农户提供产品包装、品控、物流和售后服务。

“我们鼓励海之蓝等龙头企业带头整合散户资源,以线上销售等方式开拓销路,打出品牌,形成‘前端分散直播、后端统一服务’可持续循环。”海游街道组织员林晨璐表示。

三门还以“互联网+”激活增收链,联动产业链党建,打造三门县电商直播人才培训基地,培育“党员村播”带头人、孵化“渔光达人”等直播品牌50余个,创新“直播+工厂”“直播+海塘”“直播+农田”等新场景。当前,已吸纳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1.6万余名,百余家助农企业、店铺群策群力,网络零售额已达26.38亿元。

“要将一时的赛事‘流量’转化为持久的发展‘能量’,以‘青年引领、校地协同、平台支撑、品牌赋能’的组合拳,打通‘人、货、场’电商闭环,用小屏幕将助农兴农落到实处,让更多三门好物走向大市场。”三门县委社工部副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张洁表示。

——发布于2025年11月25日《台州日报》

http://paper.taizhou.com.cn/taizhou/tzrb/pc/content/202511/25/content_241694.html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