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中国包装联合会与台州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包装设计‘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仪式暨《包装减塑设计研究》新书发布会”在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厅圆满举行。中国包装联合会副秘书长、全国包装行指委秘书长吴红军,教育部轻工教指委副主任王志伟,学校副校长韩得满及相关高校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大湾区大学博士生导师段华伟教授主持开幕式。

活动现场
韩得满在开幕致辞中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我校百年办学底蕴与“服务地方、赋能产业”的办学理念,并介绍艺术与设计学院“4 年获批硕士点、晋级博士点培育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吴红军在致辞中高度肯定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在包装创新领域的实践成果,认为学院“扎根产业一线、务实解决行业难题”的作风,是其成为中国包装设计“十五五”规划编制牵头单位的核心原因,表示期待校协双方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共同推动包装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包装设计“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仪式上,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柯胜海教授作为规划牵头人,与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郭振梅所长、湖南工业大学朱和平教授、暨南大学王志伟教授、西安理工大学方长青教授等,共同启动规划编制工作。据介绍,该规划聚焦“绿色化、智能化、高附加值”三大方向,将联合全国50余家重点包装企业、20余所高校,深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集聚区调研,为规划注入“台院智慧”。

中国包装设计“十五五” 规划编制启动仪式
同步举行的“中国包装设计智库成立仪式”,智库汇聚全国包装设计领域专家、企业高管、高校学者。艺术与设计学院作为智库核心依托单位,承担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职能。在《包装减塑设计研究》新书发布环节,柯胜海作为作者分享了专著的创作历程与核心成果,表示这部历时4年完成的著作,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结题成果,团队走访浙江、深圳、湖南等地30余家包装企业,研发出“免胶式快递包装”等可落地方案,为企业提供“可操作、可复制”的转型参考,为国家“新限塑令”的具体实施贡献“设计学”智慧。新书赠予仪式上,韩得满、朱和平、王志伟和《包装工程》期刊编辑部梁爱锋共同为新书揭幕。

新书赠予仪式
当天上午,三场高水平主题讲座为与会者带来前沿视角。朱和平教授以《人工智能驱动智能包装设计》为题,解读AI技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场景;深圳市凌云创意包装设计有限公司总监邓雄波(Pentawards 2020 全球年度最佳设计师)分享《一名设计师的自白》,传递设计初心与创新思维;王志伟教授聚焦《低碳与数字化时代的包装技术》,剖析行业绿色转型的技术路径。圆桌会议围绕“‘十五五’时期包装设计的挑战与创新”展开,由武汉大学吴伟教授主持,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团队与广东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雀巢公司等单位专家共同研讨,形成“强化产学研协同、推动设计成果落地”等多项共识,为规划编制提供实践参考。
会后,与会嘉宾前往天台塔后村,参与我校主办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智能包装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研讨会”艺术与设计学院团队结合地方农产品包装需求,提出“智能包装 + 乡村特产”的创新方案,助力乡村产业升级,进一步践行学校“服务地方”的办学使命。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艺术与设计学院在包装设计领域的行业影响力,更标志着我校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地方产业的能力再上新台阶。未来,艺术与设计学院将发挥规划牵头单位作用,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中国包装设计事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进步贡献更多“台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