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潘志祥老师,他正用显微镜细细地观察着一盒跳虫,全然不知我们的到来。微笑打招呼,急忙找椅子让我们坐下,于细节中我们感受到潘志祥老师一直践行着的“认真做事,真诚待人”的为人处事标准。
以身作则,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2009年,潘志祥老师担任生命科学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全面负责支部党建。党建是一项严肃的工作,需要严谨的作风和规范的操作。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始终致力于实现基层党建“松、散、软”到“严、紧、硬”的扭转。
潘老师坦言,几乎每周都有党建任务。当谈及如何权衡党建与科研时,他选择了先完成党建。他说党建是集体的工作,是中心工作,而科研个人工作,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当谈到如何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时,淡定的他也是皱起眉头犯起了难,他说作为支部书记,首先自身要树立“四个意识”,做到“四讲四有”,以此来带动支部党建。在他的带领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生命科学学院教工党支部以“会师星期四”这一服务师生的品牌活动,荣获2010年第四轮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这是支部党建史上的最高荣誉,也是新时期基层党建的新起点。
笃党精学,成为跳虫研究“带头人”
潘志祥老师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两个培养”精神的实践者,在做好党务工作的同时,他潜心钻研学术,成为研究跳虫的“带头人”。
因本科业毕业论文与跳虫结缘,潘志祥老师始终秉持这份跳虫研究的热情。他寻访了除新疆、西藏、黑龙江三省之外的其他省份的各种大山,收集中国及国外跳虫的上万号标本,观察了跳虫从卵到成虫的全虫态发育,在系统分类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工作六年后,他以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入学资格。一直从事形态学研究的他,在读博期间毅然选择从形态分类到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深入,开启了个人学术研究的新征程。读博期间,那段每日纠结目标基因筛选与物种系统发生重建的岁月,特别是ITS基因的测序与真假基因的分辨,从潘老师连连摇头中至今仍可见其艰难与繁琐,但他一咬牙就是整整1年。此刻回首,当初的“好大胆”铸成了现在的“好运气”。随着高校发展本科教师压力陡增,这看似不得已而为之的决定却是潘志祥老师六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学习的厚积薄发。
如今,潘志祥老师在工作科研之余还需兼顾家庭。谈起平日的休闲活动,其回答竟是让妻子和女儿陪着自己到野外走走,有时还能借此用随身携带的捕虫工具采集标本。就连参加学生大陈岛实习带队时,这位“闲不下来”的潘老师一看到岛上的鳞翅目就迈不开了腿,到处搜罗捕捉,忙的不亦乐乎,并以此来拓展他主持的环保部生物多样性观测项目的研究。
自2009年发表个人的第一篇论文(SCI)以来,潘志祥老师共发表论文21篇,发现弹尾纲(Collembola)新属1个,新种34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环保部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项目各1项;主持或参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中国动物志-弹尾纲》的编写;担任韩国Journal of Asia-Pacific biodiversity杂志编辑,同时给多个SCI杂志评审跳虫相关领域论文。
以生为本,尽体己关爱助成长
除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和科研工作以外,潘老师还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担任16科教班主任一职,认真履行自己岗位职责,狠抓班级的学风与班风建设,十分注重班级和谐氛围的营造,关注每一位同学的“以前”、“现在”和“以后”。
“注重细节,放眼长远”是潘志祥老师在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一周七天,即使晚上11点给潘老师发消息仍能得到及时回复,此刻学生一句“老师早点休息”的关切慰问,每每换来他“还要继续工作,现在还不能睡”的回答,让人倍感心疼又内心温暖。从新生入学初,潘老师自发组织学生观看礼仪讲座视频,到后来军训、班级活动的每一次全程参与,潘老师用点滴践行信仰。他总是会拿着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整理好再分享至班级群。用16科教张星晨同学的话来说便是,“潘老师非常关心我们,是真切地走进我们内心世界”。
在新生开学第一天的见面会上,潘志祥老师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题给16科教的同学们出了大学第一题,并用了整整20天时间,仔细阅读和体会每位同学的“初心”,与每位同学的交流谈心,给出针对性的切身建议和大学规划,教会同学们如何扣好大学第一颗纽扣。他提醒同学们,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要想在四年大学生涯之后找到如意的工作,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学会包容与理解,学会适应与应变,而不是抱怨与颓废,要注重积累,注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