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榜样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站资料  >  我身边的榜样  >  正文

盛跃明: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潘垚 李蒙蒙 昝婷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5-06-30      浏览量:

20150629084935925

你见过思政课上就一个话题进行微信投票吗?你见过课堂上“马克思”、“孟德斯鸠”等大咖济济一堂的情景吗?你见过思政课的作业是拍摄一个主题视频吗?长久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枯燥无趣的代名词,但盛跃明老师的课堂却改变了很多人对于“思政课”的刻板印象。

让理论活起来

    盛跃明是思政部的年轻博士,2006年开始来我校任教。由于教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0后的盛老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小马哥”。

刚刚接手这门课的时候,“小马哥”也曾经迷茫过:“《马原》课本用的是马工程统编教材,权威性、理论性和系统性是有了,但是可读性和生动性上有所欠缺,很多同学一看到教材就产生了强烈的排斥的心理,而老师们也有一种带着镣铐起舞的感觉。”

    要想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显然是行不通的。为了将严谨的政治语言和晦涩的学院语言转换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生动活泼、清新朴实的大众语言,盛老师收集了大量紧扣原理、真实鲜活、新颖有趣和且具有可探讨性的教学素材(案例),并以“呈现—分析—升华”的思路加以设计。这些案例使得课本上的原理逐一丰满起来,而借助课程的微信公众平台,这些素材得以延伸到“云”端,极大地扩展了思政课的教学时空。

    比如,在导入“社会存在”这个知识点时,盛跃明先给学生看了一段介绍复活节岛文明兴衰的视频,进而抛出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呢?他给出了五个选项:资源有限、人口过多、食物匮乏、制作石像、肆意伐木。这五个选项被他放到微信上,学生们纷纷拿出手机,打开微信进行投票。一分钟后,投票结果在大屏幕上显示:资源有限、人口过多和肆意伐木得票数较高。以此引出了社会存在的三个方面: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斯芬克斯之谜、鲁滨逊漂流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各种文化典故、社会热点、时事政治,被盛跃明信手拈来,恰当好处地诠释某个哲学原理。原本枯燥的理论,在盛老师“四两拨千斤”的讲解下,在同学们的参与下,顿时变得容易理解了。

    课上十分钟,课下十年功。从06年开始上这门课起,已经近10个年头,但每次上课之前,盛跃明总会重新备课,不断更新教学素材,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从准备案例、设计流程、布置和辅导小组活动、组织课堂、整理资料,再把整理好的资料放到微信平台和QQ群共享上,供同学们学习的时候参考,一次120分钟的课,课外往往要化好几倍的时间。

    很多同学说,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前以为这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课程,来了以后才知道理论课也可以如此有趣。

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爱听了,但这还不够,盛跃明还要求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盛跃明说,大一的学生们乐于表现、敢想敢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能动性和创造力,尝试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达到“讲得越少,学得越多”的效果。为此,他开设了“微讲堂”,带领学生开展起了“小组探究”活动。

    14制药工程第七小组准备的“微讲堂”题目是《社会存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盛跃明要求他们围绕“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口决定论”、“生产方式决定论”进行探究。三名同学分别扮演孟德斯鸠、马尔萨斯和马克思,在课堂上进行了展示。

    “各位朋友下午好,我是马克思。刚才孟德斯鸠先生和马尔萨斯先生的观点都很有说服力,但是在‘小马哥’的课堂上,绝对是我的主场。”幽默的“马克思”先生一出场,下面的学生全乐了。“马克思”讲了十分钟,才把课堂还给了老师。

    组长周利娜介绍说,为了这十几分钟的演讲,大家在课外花了好几天时间去准备。准备好的演讲材料会提前上交给盛老师,盛老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指导、修改,定稿后才能到课堂上演讲。这种“让学生当老师”的新颖课堂教学方式,让大家觉得很富有趣味。

    盛跃明为大家准备的主题都非常接地气。比如,在讲到意识的能动作用时,他让一个小组就“梦想”为主题进行小组活动,内容包括:对身边的人进行采访(“你的梦想是什么?”)并制作成小视频;收集关于梦想的格言和励志段子;谈谈对梦想的认识。再比如“电影中的哲学”这个主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看电影:看《苏菲的世界》了解西方哲学发展史,看《机械公敌》可以讨论人工智能是否能超越人类,看《超验骇客》探讨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等等。

    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盛跃明的讲课重点和方法也不一样。文科生喜欢形象思维,理科生擅长抽象思维,艺术生灵动,体育生率性,而他们的哲学知识储备也参差不齐。盛跃明会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组合方式。比如其他专业学生的课外作业是小论文,而设计专业的学生的作业可以是漫画。

化理论为德性

    盛跃明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应该仅仅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关注生活世界,让学生沐浴在理论对人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信仰生活的关切之中,获得生存体验、生活智慧和生命意义。

因此,除了上课以外,他更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感悟知识理论,并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在上第二章《正确的价值观》时,他结合课程内容,要求一个小组开展关于幸福观的问卷调查。学生们随机选择了大一至大四的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大学里是否会感到孤独?”“在哪个阶段感到最幸福?”“对毕业后就业的看法是什么?”参与调查的学生回答了十个问题后,调查组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也有对幸福不同的追求方式。他们对幸福有深刻的思考,并且正在为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奋斗着。

    在所有的实践活动中,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任务是DV秀。这个任务要求学生们综合运用课程知识创作一段10分钟左右的视频。主题和形式完全开放,学生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作剧本并表演制作。14小教第18小组的同学拍摄的视频《2015,让我们私语幸福》,讲述了一个白日梦的故事。组长邬佳梦介绍,她们试图通过这段视频来告诉大家,有了梦想就要行动,空想是没有用,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有所进步。

“顺着盛老师给出的思路往下走,慢慢地就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思考,也就有了收获。”邬佳梦说。

“要让所有学生都喜欢这门课还很难,通过我们的努力希望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喜欢“思政课”并能从中受益。”盛跃明如是说。

    其实,台州学院的思政课早已不再是记忆中的那副老面孔了,思政部不少教师都把思政课上得“风生水起”,深受学生的欢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思政部老师的的共同努力下,台州学院的思政课改革,正大张旗鼓地进行着。

新闻录入:潘 垚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