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大显身手,城市方能大有前途。
3月26日下午,椒江区两大人才新机制“同轨并行”发布。
——《椒江区“青椒筑梦”青年入乡行动实施方案》及《椒江区青年入乡同行十条(试行)》支持政策,向广大青年人才发出诚挚邀约,与乡村共成长。
——《椒江区校企人才“流动共享”行动实施办法》,在全省优先探索校企人才“流动共享”机制,力图打通高校、科研平台与企业创新资源壁垒。
人才因城而来,城市因才更兴。这个春天,椒江区发布人才新机制,开启了城市发展新纪元。
青年入乡筑梦 激活发展“引擎”
驶一艘小船,徜徉在春日的古村美景中,20分钟后,即可抵达春上村树餐厅。3月25日,这家位于椒江区横河陈村的新店,正式进行“开船”仪式。
“三面环水的古村落,给了我无尽的创业灵感,就连这木船也是和村里老人租借的。”店主段国庆笑着介绍,店里设计古色古香,届时将不定时开展用船接客入店活动,让餐厅和古村落互相成就、互为风景。
作为土生土长的椒江人,段国庆曾在上海经营餐厅,也在老梁坊、东商务区拥有自己的餐饮品牌。去年,因看好横河陈村“田园牧歌”式的环境,段国庆一举投入百万元资金,历经10个月的装修和准备。
如今,周末座无虚席的热闹场景,更增添了他入乡筑梦的信心。
“此次新发布的青年入乡行动,将积极整合各类优质资源,特别是横河陈村、章安老街、大陈岛梅花湾等特色推荐点位,为青年在乡村发展提供更加广阔舞台。”椒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辉介绍。目前,首批18家入乡点位已就绪。
“太好了!如果符合政策的话,装修费用我就不用‘悠着’投入了。”南北街一号店铺店主蒋海萍年纪不大,却已创业11年。此次,她已投入20多万元,打算在老街新建一家创意手工店铺。
让蒋海萍兴奋不已的扶持新政,正是《同行十条》,其在创业补贴、装修补贴、场租减免、创业带动补贴、贷款贴息、乡创基金支持、创业辅导、安全保险、“一件事”审批、评先评优等10个方面给予入乡青年全方位支持,以真金白银、真情实意护航青年逐梦乡村。
一个个焕新的村庄,一条条优待的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青年拥抱“田园牧歌”,奔向广袤的乡村大地,激发“乡村+”新引擎。
校企“共享人才” 产业“因人出彩”
产业腾飞,技术先行。只有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的交流通道,才能让人才“活水”激荡技术创新“一池春水”。
这回,椒江依旧走在了前列。
“根据新策,我们会针对区域主导产业对各类人才、项目的需求,每年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遴选30名左右人才,在全区企业、市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间开展‘流动共享’。”椒江区人社局局长尹贵龙介绍。
徐枝新来自浙江科技大学,2021年起就被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聘为高级别专家,主要从事与缝制设备控制器相关的电机驱动算法研究。目前,他研究的几个产品或已投产或正在小批量试产。这些产品进一步插上“自动化翅膀”,节省了人工成本,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城有所呼,才有所应。在他看来,“椒江区鼓励高校教师入企业,带着知识走出象牙塔,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形式很好。”希望借着这股政策“东风”,成为首批“科技副总”,下一个五年,继续为台州缝制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添砖加瓦。
新策中,高校、科研院所选派的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相应地,企业选派的人才,则到高校、科研院所担任“产业教授”,开展实训指导、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工作。
顺毅股份有限公司是椒江“老牌”企业,研发中心负责人郝树林现已在浙工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担任产业教授。他的切身感受是,“此举既是人才技能的‘出圈’,也是教育的‘破题’。”
校企“共享人才”,产业“因人出彩”。朝着这张蓝图,椒江希望依托一系列资金、人才公寓、评先竞优方面的政策扶持,构建“企业出题、平台院校解题、产业转化”以及“人在高校、干在平台、转化在企业”的协同发展新模式。
城才“双向奔赴” 共植发展沃土
2024年,椒江区新增大学生超万名,全市领先;新增博士26名,同比增加1倍以上。青年人才用脚投票,奔向椒江这方发展与创业创新热土,大展身手。
台州学院药学院的吕中原,现兼任椒江区启臻合成生物技术研究院的技术负责人,就是无数“追梦人”中一员。
“我们正在打通合成生物学与产业对接的‘最后一公里’。”这几日,吕中原忙着帮助企业稳定菌种生产性能、优化工艺技术参数,通过在项目落地现场微调参数,让菌种“因地制宜”生长,更好推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项目在华北制药实现产业落地投产。
吕中原,“中原”二字取自他的家乡河南。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曾在海正药业工作三年,后回到家乡就业,再到浙江大学读博深造。没想到,兜兜转转,最终还是选择回到椒江,担任台州学院药学院专任教师。
“作为医药之都,椒江前瞻性成立启臻合成生物技术研究院,就是为了进一步布局合成生物相关产业。有幸参与其中。”吕中原认为自己与椒江结缘,是一场城与才的“双向奔赴”。
除却宏观产业背景,大多数人才感同身受的,更多的是椒江引才的拳拳之心。
“我们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找准人才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量体裁衣’求实效、出实招。”尹贵龙介绍,该区已打造集就业、居住、社交、成长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微生态”,持续擦亮青年人才友好城市品牌。
同时,以真金白银政策释放留才诚意,全面贯彻落实台州市人才新政3.0和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高质量实施椒江区“引人留人”三年行动计划。青年大学生引进符合相关条件的,最高给予40万元房票补贴,以及最高20万元的安家补贴。
海滨椒江,人文荟萃;不拒众流,方成江海。期待越来越多的人才走进椒江,逐梦远航。
——发布于2025年3月28日《台州日报》
https://paper.taizhou.com.cn/taizhou/tzrb/pc/content/202503/28/content_224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