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我校举办第五届电气、电子与信息工程国际会议(ISEEIE 2025)

来源:智能制造(航空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25      浏览量:

以“智驭能源,慧通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第五届电气、电子与信息工程国际会议(ISEEIE 2025)于11月21日至23日在台州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台州学院主办,获台州市科协、浙江省电力学会、北京邮电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三亚纵横能源研究院、黑龙江大学、CoreShare科享学术交流中心等机构鼎力支持。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150余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围绕电气、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的前沿创新与未来趋势展开了深度交流与探讨。

大会合照

会议开幕式上,台州学院副校长韩得满教授致欢迎辞。他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阐述了会议主题“智驭能源,慧通未来”与台州学院发展愿景的紧密联系。韩得满指出,学校正处在“申硕、升格、创一流”的关键时期,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垦荒之志、扎实本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他进一步强调,学校朝着建设台州大学、争取博士点的目标迈进,期待通过本届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汇聚全球智慧,赋能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喻鸿彪在致辞中,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强调高水平学术交流对于推动本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并肯定了台州学院作为本地高校在服务地方发展中承担的关键角色。喻鸿彪表示,市科协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此类国际化学术活动,共同为台州乃至浙江省的科技与人才高地建设贡献力量。浙江省电力学会秘书长郑伟民在致辞中,从行业角度高度评价了大会的平台价值。他指出,电气、电子与信息工程的深度融合正深刻改变着能源电力的技术范式与产业形态。他期待与会专家学者深入交流,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智慧,并强调了产学研协同对于引领行业进步的核心意义。

大会核心报告环节汇聚了来自中国、丹麦、意大利等国的顶尖学者,他们的报告从“气候韧性—市场机制—终端赋能—系统架构”四个关键维度,系统性地构建了未来能源体系的演进框架,呈现了前沿理论与解决方案的深度碰撞。

薛禹胜院士在《气象风险下的电力规划与运行控制》报告中,将气候物理规律与电力系统深层耦合,开创性地提出了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规划—运行”一体化风险防御理论,为构建高韧性新型电力系统奠定了基石。文福拴教授在《电价、碳价与化石燃料价格的关联分析》报告中,揭示了能源市场-碳市场-化石燃料市场之间的复杂联动机制,为“双碳”目标下多市场协同策略与政策设计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Josep M.Guerrero教授在《构网型变流器实施中的实用考量》报告中,深入剖析了核心控制技术从理论迈向工程应用的关键挑战,为构建即插即用、自主协同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了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解决方案。Pierluigi Siano教授在《智能电网中基于物联网的需求响应方法与架构》的在线报告中,构建了海量异构终端资源通过物联网进行聚合与实时调控的系统性框架,为解决柔性资源参与电网互动的架构性难题提供了创新路径。

禹胜院士作《气象风险下的电力规划与运行控制》报告

文福拴教授作《电价、碳价与化石燃料价格的关联分析》报告

Josep M. Guerrero教授作《构网型变流器实施中的实用考量》报告

整场报告表明,能源研究已从宏观趋势探讨进入核心机理突破与系统化构建的新阶段。四位学者的工作,分别在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交叉点上,解决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架构的关键问题,共同推动能源系统向更智能、更坚韧、更经济的未来演进。

本届会议设立的“AI+ 智慧能源新进展:场景、应用与前景”专家座谈成为全场焦点。座谈由台州学院学科领军带头人、全省海岛绿色能源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张春雨研究员(浙江省特聘专家)担任主席,特别荣幸地邀请到薛禹胜院士莅临,并与来自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深圳供电局及白马湖实验室等单位的顶尖专家共同参与,包括文福拴教授、丁一教授、赵浩然教授、柳洲博士、章谦之研究员、刘肇熙教授及侯鹏博士以及赵海森教授等。

座谈围绕“到2030年能源领域AI技术及应用迈上新台阶”的行业愿景,与会专家从系统防御、市场设计、装备控制等多维度,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分层电网、清洁能源、电力市场、异构聚合体等关键场景的理论创新与产业落地路径。薛禹胜院士从电力系统全局安全的角度,高屋建瓴地阐述了AI技术在应对气象风险、提升系统韧性方面的核心价值与挑战,为座谈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基调。整场讨论为推动“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与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AI+ 智慧能源新进展:场景、应用与前景”专家座谈

除主旨报告与专题座谈外,会议精心设置的十大特别专题分论坛全面覆盖了智能电网、能源存储、半导体器件、人工智能、5G/6G通信、量子信息等全链条热点议题。专题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秦博宇、西安工程大学杨鹏、上海大学张亚健、黑龙江大学王尔馥及北京邮电大学张洪欣等多位活跃在一线的中青年学者发起,有效推动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在细分领域的精准对接与合作。此外,西北工业大学黄兴教授与山东大学马海峰教授作为专题主席,为分论坛的议题规划与学术质量提供了核心保障。

分论坛合照

会议同期还成功举办了多场特邀报告、口头报告、海报展示及颁奖仪式。在特邀报告环节,西安交通大学张哲副教授直面当前世界最复杂电网的电压稳定难题,提出了“响应驱动的电压稳定评估与控制策略”,为大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也为来自台州学院、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成果、拓展国际视野的宝贵平台。

ISEEIE系列会议已成功在亚洲、欧洲举办四届,成为领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本届会议落地制造重镇台州,充分体现了会议推动理论创新与产业应用结合的决心。通过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研讨,会议为浙江省乃至中国在电气电子与信息工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部分委员会成员合影

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得益于各委员会的通力协作。大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包括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Chung-Li Tseng教授等国际学者。大会由浙江大学的文福拴教授担任主席,负责把握学术方向;台州学院的张春雨研究员担任执行主席,主导会议的具体策划与落地执行。会议共同主席由浙江大学的齐冬莲教授、郑州轻工业大学的和萍教授及印度理工学院的S.N.Singh教授等共同担任。技术程序委员会与组委会则汇聚了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的Ahmed F.Zobaa教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邓卫研究员、中国计量大学的王颖教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娄尧林教授、浙江科技大学的梁博淼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他们为大会的学术策划与论文评审提供了核心保障。台州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部分师生参与了大会相关组织工作。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