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下午,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教授应邀在椒江校区学术报告厅作《新型大学新思考——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专题报告。校党委书记潘璋德主持报告会;校领导金则新、冯尚申、张辉、赵小明、王正及全校中层干部、相关学院骨干教师代表参加报告会。
蔡敬民教授在自然科学领域长期从事微生物学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致力于应用型高校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曾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十多次。
报告会上,蔡敬民书记介绍了合肥学院的历史沿革和近年来的发展建设情况,系统阐述了学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成效。学校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等高校密切合作,借鉴德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为依托,围绕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系统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7年以来,合肥学院根据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突破学科定势,打造模块化课程,对专业设置、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学环节、教学组织、评价体系等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重构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招生就业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得到教育部总结推广。
蔡敬民书记在报告中还就本科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自己的深入思考,指出要树立以知识输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评价机制,深化校企合作的合作教育模式,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建设,让地方应用型高校更加开放走向国际化,有序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硕士学位建设。
潘璋德书记在总结讲话中以“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高度评价蔡敬民书记的精彩报告。他表示,报告很生动地回答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走什么样的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应用型人才等问题。合肥学院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等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发展道路,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办学起点高,敢于先行先试,快速形成自身发展优势,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学校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引进德国高校的先进教育理念,以加强国际合作深化地方服务;知行合一,创新理念,并切实落实到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在应用型转型建设中走在前列,为我们提供了学习范例。潘书记同时希望广大干部、教师深刻领悟报告精神,认真学习合肥学院的成功经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加强应用型建设办学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