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高度肯定了“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在山海水城的台州学院,也有这样的“科技小院”——1139科技小分队。自成立以来,1139科技小分队已增加至104支队伍,他们自带干粮,长期驻扎企业,精准提供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成效丰硕,获得企业满满好评。为此,学校在校园网、官微开辟“1139科技小分队”专栏,集中展现优秀小分队风采。今日,推出的是“赵小明小分队科技助农侧记”。
图为赵小明团队成员在鸡舍调研,了解农户对家禽养殖互联网和物联网管理的诉求
农户领了苗鸡2.7万余只,其中公鸡占95%、母鸡占5%;当前天龄37天,每只公鸡抽称重量为1.1公斤,饲养至今每只消耗饲料2.2公斤;该批次鸡死亡数量210只,其中第一周死亡136只……日前,记者走进浙江和盈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数据中心,总经理周红华一边操作系统,一边介绍百公里外农户鸡舍的生产情况。
“这套系统有1800多个功能菜单,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时了解各项生产数据、环境数据监测情况及各项动态指标对比。”周红华打开了话匣子,话语中满是感激,“要不是台州学院赵小明教授团队研发的智慧养殖ERP信息管理系统,公司也不能发展至如今的规模”。
原来,和盈公司采用的是“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公司提供苗鸡、饲料、药品及技术服务,农户提供场地和劳动力,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公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赵小明说,这么一个好的助农增收项目,一定要努力把它做好。
多年来,赵小明团队一直致力于数字农业的研发和应用,使家禽养殖走向互联网和物联网管理,以数智化赋能乡村共富,助力当地更多农民走上致富路。
“家禽养殖走向数智化”
2008年,彼时的和盈公司还只是一个仅有8人的创业小团队,运用DOS信息管理系统,在天台县白鹤镇建了基地,陆续找了几户农户合作,产业越做越大,路却越走越艰难。“信息管理系统再不迭代升级,公司就只能保持现状了。”周红华说,摆在眼前的只有两条路,向大公司购买服务或自行研发系统,但前者要价贵且业务匹配度不高,后者又缺乏研发资金,公司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寻求高校的帮助或许是唯一的办法”。
是年初冬时节的一天下午,赵小明接到了和盈公司的求助电话。“这个忙要帮。”赵小明在详细了解公司经营发展模式后说。他当即组建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公司发展得越好,受益的农户就越多”。
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亮,赵小明团队就驱车前往和盈公司实地调研,一待就是好几天。每天从早到晚,抓紧一切时间认真研究DOS系统运行方式,仔细询问工作人员,摸清具体需求,把整个业务流程梳理清楚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学校。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团队围绕种鸡孵化管理、养户(农户)管理、饲料管理、销售管理等公司主要业务研发系统,攻克技术难点。次年6月,信息管理系统1.0版正式上线使用,解了和盈公司的燃眉之急。
短短几年,公司规模翻了一番,赵小明注意到信息管理系统1.0版已无法适应公司发展的需求。团队在1.0版的基础上进行系统重构,重新搭建框架、设计工作流,打造信息管理系统2.0版,并于2016年上线使用。“可以自信地说,我们公司的信息化程度走在多数农企的前面。”周红华说。在信息管理系统2.0版的加持下,如今,和盈公司年生产苗鸡1500多万只,年上市国鸡1000多万只,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
随着和盈公司的发展壮大,养鸡的农民实现了增收,周边村庄的闲置劳动力也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今年54岁的施盛委在天台县平桥镇新寺后村租了2间鸡舍,养了2万多只鸡。“现在养鸡可省心了,除了鸡舍,公司会提供鸡生长过程中需要的一切东西和科学的饲养技术服务,鸡养好后会负责卖,在卖不出好价格时还能保价回收,这让我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施盛委笑呵呵地说道。目前,天台县共有160户农户与和盈公司合作,从事养鸡产业。
“要让老百姓赚松快钱”
天台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民靠养鸡鼓了“钱袋子”,但赵小明团队的科技助农并未止步于此。赵小明告诉记者,农业是一个低利润的行业,农民赚的是辛苦钱,科技助农不仅要让老百姓赚到钱,更要让老百姓赚松快钱。
在为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做调研时,赵小明团队成员、台州大数据智能研究中心软件工作组负责人郭贤海发现,适宜的鸡舍环境对鸡群的健康尤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养鸡成本和鸡的成活率,农户会普遍选择在鸡舍安装智能环控系统,调节鸡舍环境。然而,市场上现有的各式智能环控系统不够精准、灵敏,鸡群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又十分敏感,常常需要农户手动调整,“智能”反而变得“不智能”了。“如果能够研发出一个平台,把所有设备集中起来管控,农户全程不需要干预,可自行调节鸡舍环境,就能大大减轻农户的工作量。”郭贤海说。
为了研发出一套适合家禽养殖的智能环控系统,赵小明团队又开始进行技术攻关,一位位信息工程专家成了“养鸡专家”。团队针对国内环控系统的痛点,研发了水帘控制、风机故障自动切换、全方位排废、启动最佳风机、水帘开启风机不停机处理等技术,采用“胖平台、瘦设备端”的设计模式,由数据采集器每分钟采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氨气等数据,平台分析数据后智能调度风机、水帘、灯光等设备,实现环境的自动调节,真正做到智能化运行。团队历经3年艰苦研发,2021年6月,第一套智能环控系统落地应用。
经过近一年的调试,该系统已陆续在农户鸡舍推广应用。“目前,农户使用智能环控系统的反馈不错。”郭贤海告诉记者,经过实验对比,不仅可以为鸡舍节约20%的用电量,还能提供最佳鸡群生长环境,大幅提高鸡的产蛋率,降低鸡群死亡率,减少养鸡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白鹤镇下宅村农户褚如锋正打算翻新鸡舍,听说后跃跃欲试,把安装智能环控系统加进了鸡舍翻新的计划中。
“为山区县共富添一份力”
在天台县平桥镇新寺后村,一排5间崭新的鸡舍很是显眼,共占地5200平方米。“鸡舍是在乡村振兴项目支持下建起来的。”村支书谢建法说。一直以来,该村集体资产少,村里的各项支出总是捉襟见肘,更别说改造提升村内基础设施。如今,依靠新建的鸡舍,每年都会有12.4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赵小明团队在贡献专业力量助企富农的同时,还成了“推广员”,积极把助农增收的项目带去更多的地方,为山区县共富添一份力,新寺后村的鸡舍就是这样建成的。去年,团队为当地政府与和盈公司牵了“红线”,由政府出大部分资金,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出剩下的资金,共同建鸡舍,建好的鸡舍交由公司管理,再转租给养鸡的农户赚取租金。租金一部分作为村集体收入,一部分作为低收入农户的分红。
今年年初,赵小明团队又把目光转向了三门县,积极推动三门县与和盈公司达成合作。当地政府非常感谢赵小明团队牵线搭桥及时送来的扶贫消薄好项目。“和盈公司的经营模式对劳动强度、技术难度的要求较低,有助于增加农户收入、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前不久,三门县政府与和盈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第一期将在三门县花桥镇建100间鸡舍。
赵小明团队科技助农是台州学院助推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生在台州,长在台州,了解台州,在实现共同富裕大场景中,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地利优势,融入台州、服务台州。”台州学院党委书记崔凤军说。
近年来,台州学院遵循“聚焦特色、一县一策”的原则,立足三门县、天台县、仙居县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为每个地方量身定制合作方案,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帮扶、教育帮扶、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合作服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