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台院  >  媒体聚焦  >  正文

台州深观察丨“共享奶奶”,如何走得更远?

来源:望潮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05-15      浏览量:

这段时间,路桥的“共享奶奶”悄然走红。这些奶奶们每天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门口接孩子,并为小朋友提供放学后的“温馨陪伴”,为社区双职工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共享奶奶”为何能得以推行?又将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共享奶奶”暖心上线 解决双职工家庭“后顾之忧”

“大家排队排好,牵好牵引绳……”

下午4点40分,路桥区路北街道洋洪社区的两名“共享奶奶”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门口,从老师手中一一接过佩戴“专用接送卡”的孩子们。集合点名后,奶奶们给孩子们排好队,护送着他们去社区服务中心。“接送的责任很大的,我们也很小心,前后安排人员跟着,叫他们排好队,走路牵好牵引绳。”“共享奶奶”王菊琴说。

今天社区给孩子们安排的是自由活动课。到达儿童活动室后,孩子们便挑选玩具玩了起来,奶奶们则在一旁陪伴,他们将一起度过这“课后一小时”。

“共享奶奶”周玲珍曾从事幼教工作,社区组建“共享奶奶”志愿服务队时,她第一时间报了名。她说,如今,每天下午陪伴孩子成了她最开心的事。“我觉得这是对我工作的一个延续,而且在跟孩子们的接触中,自己也是有所成长的。”

“放学早、下班晚、接娃难”,这是城市里很多双职工家庭的共同困扰。为了破解这一难题,2024年6月,洋洪社区组建了“共享奶奶”志愿队伍,通过召集有时间、有爱心的退休女性,为双职工家庭提供儿童托管、日常接送等服务。“我们的奶奶们本身都是很积极的志愿者,她们很热心,在我们成立‘共享奶奶’志愿服务队的第一时间就报名了。之所以叫‘共享奶奶’,是希望奶奶们可以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去照看、陪伴。”路桥区路北街道洋洪社区党总支书记解晓娜告诉记者。

社区还通过成人夜校,为“共享奶奶”们提供非洲鼓、红色歌曲、舞蹈等培训,让她们提高技能。白天托管陪伴孩子,晚上参加公益课,老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多姿多彩。“在这里很开心,跟小朋友们在一起,感觉自己都年轻了。”“找到事情做了,在这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感觉自己对社会还是有用的。”奶奶们说。

目前,洋洪社区共有“共享奶奶”8名,她们每天以轮班制的形式接送孩子,风雨无阻,已惠及社区双职工家庭近40户。“共享奶奶”机制的推行,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我们没有时间接孩子,是奶奶们帮我把孩子接回来,而且她们带得都很好。”“孩子在这里,我们也很放心。奶奶们还会给他们上课,教他们做手工、画画之类的课程。”

“共享奶奶”价值意义大 但也面临挑战

据了解,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也有“共享奶奶”类似的志愿者,它不仅解决了家长们的接送照护难题,也让更多社区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重建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社区温度。

“它的意义和价值,简单说就是‘三赢’:老人有了精神寄托,孩子有了贴心照顾,社区有了互助纽带。这不仅是解决实际困难,更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和谐’‘友善’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行动。”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天华表示。

今年3月,路桥区在全区推广“共享奶奶”模式,希望通过发动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等低龄健康老人,为双职工家庭提供儿童接送、课后看护、情感陪伴等互助服务,有效缓解家庭育儿压力。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4名“共享奶奶”,累计惠及双职工家庭97户。

不过,路桥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共享奶奶”这一模式要想全面铺开,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在接送孩子放学的路上、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活动的一个小时当中,都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另外,在对‘共享奶奶’的招募上,我们还需进一步提升对其专业性的要求。因为现在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接受到专业的教育,对孩子的课余生活,都有所要求。”路桥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缪艳说。

以洋洪社区为例,其辖区内共有两所幼儿园,但目前开展“共享奶奶”接送、课后看护服务的,只有社区服务中心边上的那所幼儿园。

“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对星光耀幼儿园开展服务呢?因为路途的问题,考虑到路太远,步行接送途中,会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解晓娜说,安全问题不但限制了“共享奶奶”的辐射范围,也让“共享奶奶”的招募颇为困难。“我们之前在招募过程中,一些奶奶原来是愿意参与的,但考虑到安全问题,担心孩子万一出现问题后,自己要担责,会出现出力不讨好的情况,就不了了之了。”

“共享奶奶”如何才能走得更远,又该怎样更长久地将这份爱心传递和延续下去呢?

张天华认为,还需解决好一些问题。“一个是出了意外谁负责?奶奶接送孩子路上摔倒了怎么办?孩子调皮受伤了怎么办?如果责任分不清,好事可能变纠纷。光靠‘热心肠’还不够,得有一套保障机制,让奶奶们没有后顾之忧,家长也能放心。二是需求对不上怎么办?有的社区商业服务发达,家长更愿意花钱找托管班;有的奶奶身体跟不上,或者家长希望辅导功课、培养兴趣,但是老人能力有限。如果供需不匹配,‘共享奶奶’的热情可能会变成压力。”

“共享奶奶”如何走得更远?路桥在尝试探索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记者了解到,在“共享奶奶”志愿服务的探索上,路桥区已经做了一些尝试。针对安全责任问题,洋洪社区和家长们签订了责任书,让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并明确约定,孩子如果擅自离开规定活动区域,擅自行动发生任何不安全行为,后果由家长和孩子自行负责。

“我们会对家长进行一个安全告知,并要求签订安全责任书。我们奶奶只是负责接送、陪伴孩子,在尽心尽力的情况下,肯定不能让奶奶去承担责任。这也是通过协议进行了约定的。”解晓娜说。那么安全责任书的签订是否有效,“免责协议”是否能保护奶奶们的权益呢?浙江海贸律师事务所律师黄侃表示:“从法律角度来说,双方签订免责协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责任划分问题,保障奶奶们的权益。在‘共享奶奶’托管服务中,如果社区和奶奶们尽到了合理的照顾和注意义务,不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那么法律上来说,是不需要承担责任。”

“共享奶奶”要行稳致远,奶奶们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适应家长们新的需求。对此,路桥通过举办培训,不断提升“共享奶奶”的基础技能,让家长更愿意将孩子托管给奶奶们。

“我们会对‘共享奶奶’进行系统培训,让她们了解急救和儿童心理学等知识,以便她们应付各种突发情况。另外,我们也会寻找一些有专长、兴趣爱好的奶奶,这样可以更好给孩子们提供一些优质课程。”缪艳表示。

此外,缪艳告诉记者,路桥也在借鉴“时间银行”义工服务等机制,以服务时间换积分,通过创新制度设计吸引更多人加入“共享奶奶”行列。“我们建立了积分管理制度,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共享奶奶’都给予一定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成一些家政服务或党群夜校课程,这样子的话,也可以让奶奶们的付出有所回报,也是一种激励措施,以便让更多有意愿的老人参与到‘共享奶奶’中来。”

“‘共享奶奶’这个模式,看似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却蕴含着应对老龄化、创新社会治理、传承美德的大智慧。它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美好的生活不是等来的,而是靠我们每个人伸出手,互相搭把手。希望未来,更多社区能长出这样的‘互助之花’,让老人有尊严,孩子有陪伴,邻里之间更有温度。”张天华说。

——发布于2025年5月15日《望潮客户端》

https://tzapp.taizhou.com.cn/webDetails/news?id=3538144&tenantId=64&uid=63a753dd81336f2b6f5454ca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