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台院  >  媒体聚焦  >  正文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来源: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15      浏览量:


编者按: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近年来,台州市成立了一体化建设联盟和研究中心,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地方创新实践研究”获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现刊登四篇来自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和一线思政教师的教研理论文章,为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思政课教师提供有益借鉴。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三重逻辑

金 松 吴世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入理解和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以下简称“一体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办好新时代思政课,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牢牢把握一体化建设最终指向育人育才的政治逻辑

时代社会发展催生一体化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脱离了社会关系就不存在人的意义,人的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作为个体的学生,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必然受到时代社会关系的制约,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这就要求一体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反映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群体不同的身体、认知、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采取不同方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植入学生心灵,让学生在感受台州鲜活的改革创新实践中把握时代脉搏,坚定理想信念。

党的全面领导引领一体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而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又是一体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最根本问题。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确保一体化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一体化建设纳入台州教育提质的总体部署,融入政策清单和工作清单,强化方向引领和过程指导,推动一体化建设与教育提质协同推进。

二、牢牢把握一体化建设中指向人自身发展的教育逻辑

人的发展规律旨归一体化建设。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个性、人格、创造性的最大限度发挥和人的需要的多方面多层次发展。一体化建设必须针对不同阶段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需求,制定出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不断发展完善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的个性和个人需求,从而推动人的个性发展与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客观规律呼唤一体化建设。要全方位考虑和统筹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整合地方德育资源,让社会英模人物、知名企业家、优秀校友等进校园上讲台,让学生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接受锻炼,让思政课活起来、灵动起来,进而激发青年学生立志民族复兴的决心信心,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螺旋上升”。

三、牢牢把握一体化建设必须扎根中国大地的实践逻辑

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要加强党政协同,可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教育局牵头,成立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成立一体化建设联盟,依托本地高校成立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加强要素协同,建立健全教师信息库,实行不同学段思政课专兼职教师互聘制度,通过课程协同、校院协同、校地协同,推动思政课教学多渠道融通、多育人主体融合、多资源要素融汇,使思政课教学从“独唱”转变为“协奏”。加强方法协同,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行专题化教学,综合运用虚拟仿真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凸显台州的地域特色。一方面要“融进去”,即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在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课程和教材,例如将大陈岛垦荒精神融入思政课,推动垦荒精神立心;将和合文化融合思政课,培养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台州企业家精神融入思政课,在青少年学生心中埋下创新创造创业的种子。另一方面要“走出来”,将红色文化、和合文化、台州企业家精神转化为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践体验,编写符合一体化建设方向的地方教材。

培育精品教科研成果。建立高校马院与中小学结对制度,定期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一体化的集体备课和教学设计活动等,打造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坚持以赛带练,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大赛,培育思政“金师”“金课”“金奖”。组建高水平一体化研究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教研活动,争取获得国家级省级科研和教改项目,在国家级报纸、核心期刊上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抢占学术高地,通过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建立跨市跨省教学联盟,形成具有台州特色和优势的一体化建设品牌,努力走在全省前列。


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指数的基本原则

王在亮 张天华


探索构建集学术性和政策性于一体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指数十分必要。为确保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指数取得预期成效,应遵循“四个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实现科学评价、动态刻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程度,充分发挥正向引导和激励作用。

一、科学性与规范性相结合

发展指数指标体系设计应当充分反映和体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从“科学学”视角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和实质指向,具体指标要能够反映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目标导向的达成度。同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级指标体系中的二级、三级指标必须具有唯一性,指向目的清晰明确、定义统一,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让人容易引起误解和歧义,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必须科学、规范,保证发展指数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真实和客观。

二、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纵向由小学、初中、中职、高中、高职、大学等不同学段构成,横向由师资队伍、课程、教材、教学、组织保障等内容组成,根据这些要素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分为组织领导与管理、教学改革、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实践育人等一级指标体系,其中,组织领导与管理是保障资源、机制,尤其是资金投入,教学改革是主体,师资队伍是关键,课程教材是基础,实践育人是目标。以上指标体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在设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时,既要全面反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突出系统性,能客观反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成效,同时,也根据不同评价主体分学段、分层次设计不同评价内容和要求的指标体系,充分尊重不同学段学生的身体、认知、心理等成长规律,避免发展指数指标之间的重复,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楚,便于使用。

三、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指数,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评价体系,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方面,发展指数中的指标内容在一定的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要体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要求。另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教育的具体内容、所处的周围环境会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一体化建设的动态变化,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需要,通过“一模多用”综合反映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四、可测性和可比性相结合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指数的指标内容能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第一,充分考虑发展指数的指标内容的可获得性和可靠性,尽可能通过实际观察、直接测量或公开数据来获得。第二,充分考虑发展指数的指标内容的量化难易程度,能够量化的指标内容尽可能量化,对于一些难以量化,但其意义重大的关键性指标,也可以用定性指标来描述。第三,发展指数的指标内容的计算方法要基本一致,各个被评估对象能够在指标体系中进行比较。

——发布于2023年3月15日《台州日报》

http://paper.taizhou.com.cn/taizhou/tzrb/pc/content/202303/15/content_169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