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榜样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站资料  >  我身边的榜样  >  正文

潜心树人 致力树己——访外国语学院刘富丽教授

作者:陈淑佳 张静 马佳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5-06-30      浏览量:

20131223134809469

   “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句话是刘富丽老师的人生信条。

    刘富丽,这位年轻的教授,作为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已在我校兢兢业业工作十余年,教学、科研成果颇丰。

   教学寻灵感育人不言苦

    自2002年来台州学院任教至今,刘富丽老师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在教学中,她一直把做个好老师,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进步作为第一目标和工作重点。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深受学生欢迎,教学业绩考核连年均为A级,并且于2007年获台州学院首届教坛新秀奖,2008年获浙江省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坛新秀奖,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在取得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同时,刘富丽老师带给学生更多的是感动。在教学中,她始终将学生视为主体,把自己看作他们进步的阶梯和桥梁,在人格上尊重学生,在传道上以诚相待,在授业上倾其所有,在解惑上诲人不倦。她的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讲解生动,气氛活跃。她的学生陈旖妮说:“老师是我们心中的‘女神’,学识渊博,上课内容丰富,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教会我们独立思考,使我们获益匪浅。”

    为了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她设法将学生戏剧表演融入课堂,一开始却不能被大多数同学理解和接受。但在随后的一次次排演和尝试过程中,学生逐渐将戏剧与生活结合起来,慢慢拉近了与文学的距离,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场审美的体验,也是一次团队合作的历练。学生的积极配合超出了她的教学预期,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刘富丽老师的一言一行,传递的不仅是知识和文化,还有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态和踏实勤奋、热情真诚的品质。她积极进行教研、教改和教学建设,并于2008-2010年间主持完成了台州学院精品课程《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的建设工作,这门课程被评为2009年浙江省精品课程,并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示范课程在全校推广。

   十年如一日科研屡创新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刘富丽深知,没有坚实的科研基础,教学上就无法保持与时俱进。

    在科研工作方面,她一直辛勤耕耘。她认为,科研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应从平时的教学、文献阅读、问题研究中寻找灵感。

    近五年来,她在专业权威刊物和其他重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专业核心权威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和《外国文学研究》四篇中,有三篇论文被A&HCI收录;出版高质量的著述、教材3部;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市厅级和校级重点课题,参与1项国家社科课题;获3项市厅级科研奖。

    尽管科研成果显著,但刘富丽老师仍谦虚地表示,自己在文论方面有所欠缺,理论基础不够厚重、扎实。因此,2013年9月,刘富丽老师开始在浙江大学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学位,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研究方法,扩充自己的理论知识。

    与此同时,她也积极鼓励、指导年轻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现在正逢毕业论文定稿、答辩的关键时刻,在谈及当今大学生的论文水平时,她建议学生应在大学期间提高写作能力,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提升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学海广无涯求知无止境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她也多次踏出学校,去各地游学,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

    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她获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经费资助,赴华中师范大学访学。在那里,她在强大的导师团队带领下,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见贤思齐,收获颇丰。

    2010年8月,刘富丽应邀参加第三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为大陆20个代表之一,在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作大会发言,获得大会主席及与会者的好评。

    2011年3月,刘富丽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2012年,她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师从当代著名诗人、评论家、阿拉巴马大学副教务长汉克•雷泽尔教授,赴美国进行美国现代诗歌研究,在此期间结识了更多的学术友人,使自己所处的学术平台得到了提高。

在这些丰富的经历中,她深感自己收获很大,积累颇丰,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科研方向。

    目前,刘富丽老师正在奋力攻读浙江大学的博士学位,由于又要兼顾在学校的教学和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不得不在杭州与临海两地奔波,但她将会用自己的言行阐释她的座右铭:Learning diligently, and teaching happily(勤于学习,乐于施教)。

 

新闻录入:潘 垚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