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陈荣钦,是在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机房。50多平米的机房宽敞明亮,里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60多台计算机。学生们在电脑前认真地开展程序设计训练,偌大的教室安静得只有计算机的运转声和敲击键盘的声音。陈荣钦站在他们身后,不时弯腰轻声指点,神情专注又耐心。这支学科竞赛队伍上半年刚拿下了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6个奖项,现在又在为明年的竞赛而战。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一年一度的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能力,是全省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展示才华的最高舞台。该比赛每年举行一次,2004年至今已举办十届。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从2004年开始组建队伍代表台州学院参赛,十年来获得了5组二等奖和19组三等奖的骄人成绩。这个成绩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在同类地方高校中更是遥遥领先。
然而,台州学院代表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顺风顺水。数信学院的参赛队伍,也曾经历过颗粒无收的悲壮,并且普遍缺乏系统性的训练。于是,学院认真思考总结,开始探索新的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方式。
2007年,28岁的陈荣钦加入了程序设计大赛教练组,全面负责大学生程序设计队伍的选拔和训练。说是教练组,其实选拔学生、开展专业指导的教练只有他一人。
“一开始的时候压力很大。”陈荣钦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自己摸索前进。”他带领着学生们设计编程,开展训练,鼓励学生踊跃参赛。虽然训练非常刻苦,但由于缺乏经验,2008年上半年,我校的4支参赛队伍又一次铩羽而归,没有收获一个奖项。
回到学校以后,陈荣钦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花了很长时间,认真查阅资料,并且学习和研究了省内其他高校的情况。他发现,很多高校都拥有自己的OJ平台(Online Judge,在线判题系统),作为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重要载体。OJ平台是一个在线题库,需要用户提交程序源代码,系统对源代码进行编译,并通过预先设计的测试数据来检验源代码的正确性。而台州学院等地方高校却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于是,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建设台州学院自己的OJ平台。
站在这舞台 听到掌声响起来
下定了决心,陈荣钦就马上行动起来。2008年6月,学校的OJ平台——台州学院在线程序设计综合实验平台(Taizhou University Online Comprehensive Programming Laboratory)正式上线。接下来,他独自一人着手OJ平台的开发。“当时就一心一意想着要把OJ设计好,根本不在乎花多少时间。”只要不上课,他就没日没夜地坐在计算机前设计程序。哪怕是寒暑假,他也每天花12个小时以上来添加题库。添加题库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首先要描述题目,设计好标准程序,并设计大量的后台测试数据以检测用户提交的程序,平均一个题目要花一个多小时。添加区区十几个题目,就要占用整整一天的时间。
陈荣钦这种蚂蚁搬家式的题库添加方式,一直持续到今天。迄今台州学院的OJ平台已有了3500多个题目,超过了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大学的OJ平台题目数量。而这些题目的背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里,陈荣钦独自一人浑然忘我的悉心钻研,和呕心沥血的默默付出。
学校的OJ平台正式上线以后,为学生的程序设计竞赛开辟了新的天地。通过实名注册,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开展练习,既可以通过做题练习磨练战术水平,也可以相互切磋“武艺”。平台的设计十分人性化,答对题目会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高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陈荣钦会奖给他们很多专业书。
平台会根据学生的答题正确率自动排名,优秀的学生迅速脱颖而出,解决了往年程序设计竞赛队员选拔的难题。被选拔出来的学生在数信学院的ACM机房安营扎寨,开始有针对性、系统性地训练。
07计算机专业的陈翼展回忆道:“进了ACM机房,才真正找到了大学的奋斗目标。”只要不上课,陈荣钦就和学生们泡在机房里,每天做题目锻炼自己的程序设计能力。每个周末,他将学生们分组进行比赛,模拟比赛现场,让学生适应比赛的压力。临近比赛,他们更是摩拳擦掌,除了吃饭、睡觉,全天候呆在机房里训练,个个都熬红了眼睛。
“很辛苦,但是很有意义。”陈翼展说,“虽然我们没有了休息日,但是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也磨练了意志。”
经过一年的认真准备,2009年5月,陈荣钦带领着他的12个学生,前往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参加第六届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参赛学生分成四组,每组3人,经过5个小时的激烈角逐,两组学生获得了三等奖,在309支参赛队伍中名列第69和第73。
虽然三等奖并不是很好的成绩,但对于已经两年没有拿过任何奖项的台州学院来说,实属来之不易。赛后,台州学院代表团获得了数千元的奖金。陈荣钦把奖金拿出来用于激励学生,并筹办各类校院级竞赛,自己却分文不取。
未来不是梦 认真度过每一分钟
从此,我校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学生的参赛队伍越来越壮大,竞技水平也越来越高。
2012年,由于前几年的优异表现,学校获得了五个参赛名额。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五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奖,史无前例地拿下了两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并且刷新了我校在300余支参赛队伍中的最高排名——全省第34名。全省仅浙大、杭电、浙师大、浙工大、浙农林及我校6所高校所有参赛队伍全部获奖。
2013年,数信学院组建了六支参赛队,六支队伍全部获奖。台州学院在全省74所参赛高校中排名第十,在全省同类地方高校中高居榜首。
这些荣誉的取得,处处都有陈荣钦不计个人得失、默默奉献的身影。
11信息管理专业的赵旭兰说:“非常感谢陈老师,在比赛中我们收获了很多。和志同道合的队友们一起学习、一起比赛,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
数信学院也对陈荣钦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三度被评为毕业设计优秀指导老师,两次获得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并屡次被评为先进教师和“爱华奖”十佳良师益友。
而数信学院大力推进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工作,也推动了整个学院的学风建设。学院开始着手将OJ平台引入教学,将学生在OJ平台的成绩纳入C语言课程教学,并逐步面向全校推广。在学院的支持下,OJ平台建设日趋完善,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很多外校的学生也主动参与进来。学生们自发组织比赛,你追我赶,形成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有个学生在OJ平台的讨论区动情地写道:“在ACM机房,我常常为了一道题而冥思苦想很久,做出来后我会激动地一个人在机房狂欢,那是一种描述不出的满足感。在别人眼里看来机房里的生活枯燥乏味,但在我看来,她是一种历尽千辛万苦爬到顶峰一览美景的感觉,一种辛苦付出终于赢来了回报的时刻。”
“这才是ACM竞赛的最终目的。”陈荣钦说。
是的,比赛本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编程的能力,让他们更爱学习,更爱自己的专业,未来在社会大潮中更具有竞争力。
而陈荣钦,就是他们的守望者,并将为了他们,继续默默地守护和耕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