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1月19日上午,机械工程学院邀请浙江泰田气动工具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代表,召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校企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工作。副校长陈光亭出席并讲话;校教务处相关领导,机械学院班子成员、专业核心团队负责人及相关教师出席。
机械学院院长张永炬主持会议,代表学院对校领导和行业企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相关企业长期以来对学院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院基本概况,阐述了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致力于为台州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宗旨。
会上,机械设计专业核心团队负责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的张莉博士介绍了学院近三年推行“3+0.5”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试点情况。与会企业代表学校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表示赞同,充分肯定机械学院学生在企业联合培养期间的优良表现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并表示愿意长期保持合作接受学生实习。他们表示,企业正经历转型升级,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才短缺现象,需要大批能适应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本科以上应用技术人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能坐等,要更早与学校联合介入人才培养过程。代表们还就校企联合开发行业课程、毕业设计课题、创新项目等进行深入研讨,就进一步做好校企对接联合培养人才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建议。
陈光亭副校长作总结讲话,对广大对企业的支持和真诚合作表示诚挚感谢,并充分肯定此次研讨会的意义、成效和机械学院所做的努力。他同时就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提出指导意见:一是“深化”, 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等全方位深化合作;二是“扎实”,在观念改造、机制优化、成果固化等工作做实;三是“推广”,对校企协同育人成果进行及时地宣传推广,扩大学生的受益面和影响力。他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契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加深了校企双方的了解,产生了许多新的工作思路和想法,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向,学院与企业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多方共赢”良好局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